
(內容最新更新時間2022年2月16日)
1992年3月,設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。2010年4月,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。2014年8月,經濟技術開發區、龍棲灣新區、建業經濟區三區合并,組建錦州濱海新區(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),2021年12月,正式更名為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(濱海新區)。全區規劃總面積403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203平方公里,海岸線長67.6公里,下轄3個街道、3個片區,轄區總人口9.8萬。
開發區在2021年全國經開區排名中位列第142位,在遼寧省9家國家級經開區排名中位列第3位,并榮獲全國“綠色低碳示范園區”“漁業平安示范縣”等榮譽稱號。作為全市改革創新發展的先導區和示范區,開發區充分發揮“兩海港、一空港、一公路港”區位資源優勢,“十四五”期間明確重點發展精細化工、智能裝備及汽車零部件、新能源新材料、臨港物流產業、文旅康養五大主導產業,全力打造遼西汽車零部件基地、東北光伏制造基地、全國有機顏料基地。目前全區規上工業企業52家,高新技術企業31家,省級工程技術中心5個,市級研發中心8個。
一群,臨港產業集群。依托錦州港重點發展上游輸入型的主導產業,依托龍棲灣港、航空港重點發展下游輸出型的主導產業,通過“兩港聯動”實現優勢互補和良性競爭,進而打造傳統產業提升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的臨港產業群。2021年,錦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.02億噸、集裝箱吞吐量173萬標箱;錦州灣機場旅客吞吐量累計突破124萬人次。
一帶,文化、旅游特色沿海經濟帶。依托濱海旅游岸線優勢資源,從“筆架山景區—東方歡樂王國水世界—龍海廣場—漁人碼頭和水上帆船帆板運動中心—白沙灣浴場和龍珠島—老龍頭—十里金沙灘—世博園”,打造集旅游觀光、休閑娛樂、運動健康為一體的四季旅游新業態。
一城, 現代化港口城市副中心的濱海新城。以臨港產業和文旅沿海產業輻射帶動電商基地、物流園區以及教育、醫療、文化、體育等各項民生產業的蓬勃發展,構筑人才與人氣集聚新高地。遼寧理工職業大學成功升本,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,遼寧理工學院濱海校區已經開始招生運行,加快推進師專搬遷前期工作;圍繞杏山物流園、西海臨港物流園、航空物流園,打造現代物流體系,成為區域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節點;推進高效設施農業、生態觀光農業建設,加快海洋漁業轉型升級,推進海產品精深加工,科學規劃海洋牧場,形成沿海經濟新亮點。
開發區將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,繼續把招商引資、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,千方百計做大經濟總量、放大產業規模,以東北陸海新通道建設為重要抓手,以遼寧自貿試驗區錦州協同創新區建設為核心目標,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鮮明主題,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,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障,協調推進體制創新、對外開放、生態環保、民生保障、等各項工作,奮力推動開發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